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大学生记者团深入图书馆调研 大学生“泡馆”正在悄然改变

来源:新闻网 时间:2023年05月06日 16:28 作者: 颜辉杨 黄宏杰 点击:

见习记者 颜辉杨 通讯员 黄宏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书的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电子设备阅读。图书馆的现状如何?


近日,本报记者就我校图书馆的相关情况展开调查,对来自计算机学院、医学院等14个学院的125名在校生进行面对面调研,其中男生67名、女生58名。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认为,在图书馆的学习效率最高;89%的学生一天在图书馆的时长超过1小时;7.2%的学生一学期从不去图书馆。


近九成受访学生选择图书馆作为最佳学习场地


来自机械自动化学院的大一新生尹子浩,是图书馆的常客。问卷显示,他去图书馆的频率很高,基本上每天都前往图书馆入座学习。周一至周五,由于早晚自习和紧密的课程安排,他选择晚自习结束和图书馆闭馆的这段时间在图书馆学习。周末,他一有时间便会入座图书馆。


谈到自己的泡馆经历,尹子浩告诉记者,第一次进入图书馆后,便被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深深吸引,同学们认真背诵资料的场面令他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每天到图书馆学习。


他坦言:“我没想到平日里图书馆也会有这么多人,图书馆的氛围的确是其他场所不能相比的,能帮助大家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尹子浩的成绩取得了明显提升,获得了学院奖学金。他表示,不仅在学习上有收获,长时间的泡馆也让他逐渐沉淀下来,心理上变得更加沉稳,没有了之前的浮躁。


电子信息工程1901班的张振兴,已经在我校度过了三年时间,目前成功保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对他来说是相当熟悉的地方,他从大一开始便时常去图书馆学习。关于泡馆经历,他分享道:“一般没课都会去,就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早上7点起床,7:45到图书馆,中午吃饭、睡午觉,下午再去图书馆,晚上学到9:30,这是张振兴给自己规定的作息安排。他一直坚持,特别是在考研期间,张振兴几乎没有断过。他表示,图书馆氛围浓厚、环境宜人。他相信,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入座图书馆,学生们喜欢做什么?本调查结果显示,做试卷、做习题是学生们在图书馆干得最多的事情,其次是预习、复习。其他还有,安静听网课、借书还书、单纯看书、做志愿服务或学生工作、备考、做策划、玩手机等等。


少数学生泡馆次数寥寥无几


调查问卷显示,有近38%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很少去图书馆。其中,从不去图书馆的学生占受访总学生的7.2%。这些学生是甘于躺平,还是另辟蹊径?


临床2101班吴蕊是受访者之一。她很喜欢学生工作,虽然很少去图书馆,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自我成长了。刚进大学,她就加入了白衣天使志愿者联合服务队和学生发展支持中心,跟着学长学姐学习各项技能。一年工作结束后,她选择继续留任,成为了两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开始带着她的部员们一起成长。


除了跟着前辈学习,吴蕊还另外抽时间,线上搜索相关资源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一年半的时间里,她从不太熟悉电脑的操作,到现在熟练使用办公软件;从对宣传工作一窍不通,到现在轻松完成微信推文。她的身份也从活动的参与者变为了活动的筹办者。她表示,在大学里,她虽然没有泡馆经历,但收获也颇丰。


车辆工程1902班郑好坤,现保送至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校多次获得特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获得如此成绩的他,却没有去过图书馆几次。原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赤骥车队度过了。三年时间,他从一个小队员成长到车队队长。在其他学生泡馆的时间里,郑好坤在认真学习各种软件运用,阅读车辆相关文献。


虽然对比其他泡馆者而言,郑好坤在学业上也遇到过挫折,但他并不后悔大学期间没有多次泡馆。相反,他很感谢车队的经历。“我并不后悔没有像其他同龄者一样爱整天泡馆,相对于理论学习而言,我更喜欢实践。”他说,“实践操作让我感到很满足,大学过得很充实,同时,车队的经历锻炼了我的各种能力,也让我收获了很棒的友情。”


泡馆还是不泡馆

“只要心是在前进,哪里都是图书馆!”王晓兵说。王晓兵,是我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部副主任、青山馆志愿者服务队指导老师。他已在我校图书馆工作近25年,经常与常泡图书馆的学生打交道,也见证了图书馆多年来的发展变化。


王晓兵指出,现代化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拥有众多藏书的特殊场地,更需要满足学生们多元化的需求。为此,我校图书馆积极规划建设,不仅每年更新纸质版图书库,电子资源库也在逐年丰富,更在图书馆内部建设众创空间、学习研讨室等新型功能室。如今,我校图书馆集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功能的新生态模式已初步形成!


“现代式泡馆不再只是简单地坐在图书馆,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线上资源参与学习、竞赛或科研,也是一种新型泡馆!”王晓兵对于泡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解释,部分学生参与竞赛或科研,也许很少长时间呆在图书馆,但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期刊资源或者研讨室空间资源也能收获到进步。由于这些新型资源的存在,图书馆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只要心是在前进,哪里都是图书馆。


王晓兵呼吁更多的学子使用图书馆、用好图书馆。他表示,图书馆资源丰富,学习氛围浓厚,不仅有开放的藏阅一体的大开间阅览室,也有适合小组学习、研讨的众创空间和研讨室。他推介,湖区馆、青山馆的这些新型学习空间,设备设施齐备,是小组研学、竞赛准备、社团活动、培训讲座、线上面试、毕业答辩等新研学活动的热门首选地,图书馆官网的电子资源库可供在校师生免费使用,助力课程学习、竞赛创新、科研突破。


王晓兵对于“泡不泡馆”“怎样泡馆”给出建议。他表示,希望那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多来图书馆,体验积极拼搏的氛围,不虚度大好年华。对于奔赴在科研竞赛的学生,希望积极使用图书馆提供的电子期刊等资源。而对于常泡在图书馆的学生,则希望他们注意劳逸结合,以拥有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学习、记忆能力进行学习;做好个人计划,有目的性地开展学习;尽量减少手机使用,提高学习效率。